二维码 访问个人艺术馆 返回总站>>
中国美术家网
尹维新官方网站
http://yinweixin.meishujia.cn
我的主页 我的简介 我的作品 艺术思想 我的相册 名家点评 画集出版 媒体介绍 艺术视频 我的访谈 获奖收藏
    我的简介
    分享到:
    点击查看大图
    尹维新

    尹维新,1952年4月1日出生于湖北鄂州市。

    早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并留校,师从杨立光、张振铎、刘依闻…等教授。   原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尹维新几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疏于艺圈,甘于寂寞,不赶热闹,不追盛行之时髦,不讨流行之风潮,更不会人云亦云,虚心求学于古今中外之大师,但不迷信,不盲从。在努力学习研究艺术传统,吸取传统绘画艺术精髓基础上,内观并尊重其自身性灵与感悟,注重人文精神表达,强调作品思想意境,言之有物(特制印文“言之有物”为证),不随性,不轻率,更不会虚无空洞地妄笔游戏之涂抹,守文人画艺之遗风。

    尹维新早年勤研“五代画竹神手徐熙,千读万究其杰作《雪竹图》,再如:文同,赵孟頫,管道升,文征明,郑板桥,石涛,八大,虚谷,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历代大师艺术,博取众家之长,悟觉国画艺术之堂奥。

    尹维新先生的国画艺术透射出尤崇“虚谷”为艺的“耻与人同“之品性,自辟溪径,其国画艺术真可谓是独树一帜,故得“独行侠”之誉称。

    尹维新为人谦逊,高调从艺,低调为人,从不张扬,不炒作。以“虚怀若谷”为座右铭,故艺名“谷人”,意在“为虚怀若谷之人”。

    他深谙中国画创作的传统理念里讲究的“惨淡经营”、“计白当黑”、“胸有成竹”、“九朽一罢”及“置阵布势”……等深层之理。

    尹维新在其创作过程中,有些作品的构思长达多年,尽可能地做到对表现题材内容的深思熟虑直至欲罢不能方可下笔。他动笔创作不一蹴而就。据介绍尹维新创作的国画作品《晨》,经三年构思,历时三月,反复雕琢,多达60余遍才终成画作之定稿。

    《晨》这幅画,尹维新取材于江南水乡放鸭人生活,画面呈现出近景主体布满白花花的“鸭蛋”,放鸭人肩扛鸭食料与竹竿,领着一群白鸭走向远方,天边一线鱼肚白。这白蛋、白鸭和东方鱼肚白,构成一条类似华夏古老哲学之S形太极曲线,以此章法布局之艺术形式,喻鸭生蛋,蛋变鸭,昨日留下蛋丰之成果,今晨又奔赴新的征程…如此的循环往复无有穷尽与太极的无形无象与无限之“道”同构,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该作品乃是尹维新先生匠心独运,以此独特的画面章法艺术形式,不仅表现出了他对家乡农民生活的无比热爱,还象征与指明了农民的“农耕”兼“放鸭”之路,是农民改善经济生活的一条取之不绝具有无限希望与保障的光明之路。

    尹维新国画作品打动人之处,就在于他在艺术创作中,实现了艺术形式服务于艺术内容,形式与内容完美融合。他不玩弄形式,更不孤空于“形式”自身。实乃令人叹为观止。

    在尹维新先生的国画山水、花鸟画艺术作品里,像作品《晨》这样既具有揭示社会生活本质,富含深邃的哲理意蕴,又不失雅俗共赏。立足点在于“创作中之“创“字。在他的国画艺术作品中比比皆是,均独一无二。

    在当今世界艺术之林,如此这般地既能深入地观察社会与自然生活,体悟生活,又能将其上升至深层的文化精神层面甚至哲理境界,善美兼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仅给人以审美愉悦之感,又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实为难能可贵。

    尹维新几十年来,潜心于中国画“冰竹画”的艺术探究与创作。

    2019年12月在北京人民政协主办的“尹维新冰竹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上,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宝专家“单国强”先生惊奇地说:“自五代徐熙创立的国画画法——“落墨法”之后再也没人用过的这种“画法了,如今却发现在尹维新的冰竹画作品里得到了继承与发扬”。单国强先生给予了尹维新画展中冰竹画艺术的高度评价。

    不仅如此,同年还被“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清风正气画竹魂—尹维新画集》的画册里论定了尹维新为“中国冰竹画的开创者”。

    尹维新是我国画竹史上“冰竹画”的第一人。

    尹维新的中国画作品一反前人在画面层次上的“前浓后淡”法为“前淡后浓”法,自然地融西方印象于东方意象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绘画表现语言,成功地表现出冬日冰冻之竹不畏严寒的傲然气节与精神。尹维新曾为其开创的“冰竹画”艺术题句曰:


    三十余年写冰竹,

    步步写来点点求。

    看似实象实胸意,

    枝枝叶叶傲千秋。


    尹维新的艺术作品曾于1998、1999、2000年连续三次应邀赴我国台湾台北举办个人画展。

    2005年在北京举办的“尹维新中国画(冰竹画系列)作品观摩展及座谈”。

    2006年应邀赴美国Augustana  College(澳古斯坦纳大学)讲演国画艺术并举办冰竹作品展。

    2011年应丹麦著名画家(英国籍)PeterSiggaard Andersen(安徒生彼得)之邀请赴丹麦进行艺术交流,并举办尹维新个人画展。

    2019年12月7日,在北京中国政协文史馆举办尹维新冰竹画展,此次展览由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该画展在全国各大媒体网站纷纷进行了专题报道。

    2022年9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举办了“尹维新冰竹画作品展”

    以上海内外画展均获得圆满成功,并被艺术界,艺术评论界的高度认同与一致好评。

    《人民政协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美术观察》、《美术》、《美术向导》…;中央电视台、中央数字书画频道……

    等国家各大媒体多年来对尹维新的中国画艺术特别是“冰竹画”艺术进行过重要报道;

    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清风正气画竹魂——尹维新画集》;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国画”丛刊出版了《中国画人物—尹维新》专辑;

    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尹维新》画册。

    尹维新已年逾古稀有余之高龄,但人老心不老,从不满足于过去之取得之一切,继续深究“冰竹画”艺术,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当下的尹维新,在继开创了“冰竹画”之后,牢记前人教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又开辟出一种“非西非中、又亦西亦中;非古非今,又亦古亦今”的新国画山水画艺术。其作品深得观者们一致好评。

    不仅如此,还诞生了“霜荷”花鸟作品。国画“霜荷”作品展示出其不符自然季节生活之逻辑,却合现实与浪漫艺道之逻辑。尹维新还专为《霜荷》组画作品题句云:


    晚入莲塘降霜期,

    旺颜已去荷竿稀。

    身衰志胆然犹在,

    花果重现出新奇。


    尹维新的这首《霜荷》组画之题句,反映了霜冻下的“荷”并没有因其身处残败而萎靡,依然振奋勃发,在衰败的叶竿荷林里,莲蓬丰硕,花香满塘。

    这是尹维新在国画花鸟里的又一个新的创造。

    尹维新以霜荷喻己,在说人的年岁虽高,但其早立的鸿鹄之志依存。实为老骥伏枥,衰年变法,依然在艺术之路上继续前行,求新精进。

个人动态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拜访"冰竹画...
尹维新:中国冰竹画的开拓者
冰池霜行雪髯翁 - 记尹维新教...
个人作品
夜宿
晨雀
谷熟时节
塘岸
本官方网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均由艺术家本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提供并认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授权我公司通过中国美术家网发布。涉及版权等事宜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汲平
客服专员:杨小薇
客服电话:13261878869
版权所有: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Copyright ?2005-2016
服务热线:
客服邮箱:fuwu@meishujia.cn 客服QQ:529512899
Processed in 0.269(s)   1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