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维新

我的首页

我的作品

展览展讯

我的相册

艺术资讯

推荐艺术家

媒体介绍

联系方式

评论文章

组织机构

评论文章
民族精神的写照—尹维新君的国画《本土》系列读解

土,为万物之本,众生之母,民族之根,是社会历史演出的舞台,人类的繁衍生息、悲欢离合无一不与土相连。因此,通过对土的历史沧桑的美学审视,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风云际遇和精神面貌。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名作《我爱这土地》即是一例。我国传统绘画有山水一科,模山范水,代有名家,而独独专以土本身为表现对象者却旷古无一,抑土之不屑一顾乎?尹维新君出身农家,不忘根本,有感于土之深恩厚德,自主沉浮,而濡墨挥毫作《本土》系列,其勇于开拓创新之精神,实令人感佩。 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图形写貌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在借物抒怀,追求某种更深更远的旨趣。我们读尹维新君的国画《本土》系列,就不能止于土本身,而应该把他所描绘的艺术形象当作一种象征符号,探寻某种超出于土本身的意义,这才是作品的诗情画意之所在。 《本土》系列,顾名思义,是作者抒写对故乡本土的情思,由6幅单画组成。这些画形貌各异,互不连属,但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色调:严峻苍古,正是这一鲜明特点把它们统一成为一个艺术整体。这组画有一股巨大的冲击力,透射出一种质朴、坚毅、沉郁、雄健之气,具有一种使人振奋的阳...

梦之思—读尹维新的国画《秋月荷塘》

我看尹维新君的《秋月荷塘》 ,总觉得是一个梦。 他不画芙蓉出水,也不画雨打残荷,而画一塘月色,沐浴着悄然入梦的几支睡藕,真是别开生面,前所未睹。要不是梦,那藕埋藏在泥水深处何以得见? 那暗暗的水,那厚厚的泥,温馨着这些被遗忘了的藕沉沉地睡,那些同水草相交、一起飘舞的藕带,不正是这几支错落有致的藕在睡梦中逸出的缕缕幽思,翩翩浮想? 更有那皎洁的月,璨璨银光流泻着普天的爱,把这些饱经沧桑的藕镀成一支支玉玲珑,装饰着他们的梦。。。。。。 一个多么幽美的境界啊!我想画家在作此画时,他的思绪一定沉浸在故乡的水里,泥里,月里,沉浸在他少年时代的生活记忆里,仿佛自己就是一支支莲藕,紧贴着大地,袒露着身躯,做着和藕一样的梦。 人们往往感叹于秋塘的凋零,秋荷的迟暮,而画家却情有独钟,瞩目于鲜为人所注意的水下世界,一个童话般的梦境,用纵横交错的线条,动静对比的手法,在严峻的冷色背景上,谱写了一阕充满活力的生命之舞。 一幅画境也就是一片心境,我很自然地想起王维的...

华夏“清俊”史微观—从尹维新冰竹画看国画之发展

摘要:本文从尹维新冰竹画出发,上追古代竹画演变,下探现当代竹画履新之路,并以现代竹画开拓者尹维新、刘家生和刘佰玥为例分析了古、近现代竹画各自的特点,阐述了艺术精神、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在竹画变迁中的主次和辩证关系,并从竹画的角度,探问国画的发展方向,提出艺术应重视自身对象的精神表述,不应在对象自足的文化内涵下忽视艺术本体内涵的构筑与形象本身在艺术本位的主旨下对于意义和精神的表述主动性,以避免精神从实在流向形而上的空洞。 本文关键词:冰竹 崇高 徽章 梦幻 现实主义 一、古、近代竹画作为文人自我精神象征的描写:徽章式的艺术局限 中国历史上的文艺评论好谈精神、气韵,故此,不畏霜寒的梅兰竹菊就成为文人、画家笔下不断吟诵、描绘之物,这当然与儒家思想有着深刻的渊源。与此同时,西方的文艺则好谈人性,在绘画上则颇能体现人性的呼嚎、挣扎、死亡与救赎,因此,不妨认为——西方的文艺与宗教【1】(尽管我们有时把儒家也称为“儒教”,但这里的宗教仅指与神学相关的狭义上的宗教)有着更本质的纠葛。相对于宗教本旨的西方文艺,则受到...

读尹维新的《雪竹独鸣图》

雪压群竹,愈显出竹的勃勃生机;寒凝大地,更突出了那昂首啼鸣的鸟儿的精神。尹维新的这幅《雪竹独鸣图》显然不单是向我们展示南国雪竹的美丽无比,还在向我们展示一种高深的哲理和意境。在竹的抗争和昂扬挺拔中,我们似乎听到一种不甘屈服者的无声的奏鸣;从竹梢上那只鸟儿的阵阵啼鸣中,我们似乎听到对弱者战胜强者的事件的有声的赞颂。竹多生南国,其常性是愈暖愈茂,如今寒流突降,雪压冰封。这不是一般的打击,而是致命的摧残,死亡的阴影将它笼罩了,但是竹子并没有屈服,硬是以一种抗争精神慢慢地苏醒,其中有好几条枝叶,已经抖落了冰雪,似乎因感于自己的大难不死,而正含笑向天。但是,在喜悦之余它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伙伴,而是频频回首,向它们作出热情的呼唤和鼓励,这对垂危者来说,显然是最最珍贵的东西。作者称此竹为雪竹,或许是感触于这种竹的大无畏性格和协作精神,他随手挥洒出的那一笔笔凝重中略显奔放、犀利中透出温柔的笔墨,已经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再看那只从容独立于竹梢的鸟儿,它似乎有一种哲学家的风度,正对眼前的这场突变作出思考和评论。它发出的鸣叫声在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是在对雪竹高唱赞歌,还是在对这些在死亡线上挣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rocessed in 0.396(s)   27 queries